新闻资讯 NEWS
发表时间:2017-03-16
“民以食为天,食以田为先。”农田污染防治问题始终是关乎着国民计生的大事,在全国两会上也成为各界代表聚焦的热题之一。有代表建议到,推进化肥减施可以从农业发展的模式上来寻求突破,还要加大力推广有机水溶肥的力度。另外,还有代表建议到,在建立健全农业源污染和耕地质量监测网络这两方面上,与此同时实行实时、动态、长效、有效监管制度。
代表们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土壤及农业污染的防治上面,围绕着推进化肥减施和农田土壤污染防治同步实行,粮食主产区农业源污染防治加强等问题,代表们纷纷建言献策。
破解农业污染难题——种养结合
全国人大代表、上海市环保局局长张全提出建议,在农业发展模式、技术方法和政策配套这3个方面上,加大力度推广种养结合和使用有机水溶肥,与此同时推进化肥减施与农田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实行。
推进化肥减施要从农业发展模式上寻求突破,是张全提出的建议。依据各地的特点,来合理配置种养的结构,加大力度推广畜禽粪便集中处理和有机肥生产的举措,这种多形式发展、种养相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,将会为社会上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农产品,在促进农业降本增效和农民增收,与此同时,更是进一步改良了土壤的质量,农田土壤污染防治更是从源头上得到了加强。
张全提出要大力推广有机水溶肥。农业等相关部门要把有机水溶肥推广纳入到高标准良田建设、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建设规划、化肥零增长行动和相关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具体方案实施中,以此来推动加快有机水溶肥的使用。同时,在化肥零增长行动上,更要对有机水溶肥技术在财政资金政策方面采取一定的支持。一是加强推广有机水溶肥等绿色技术和相关新材料、新产品的力度,成立专项资金补贴或将其列入政府采购的清单中;二是推进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,对有条件的单位或企业,支持成立有机水溶肥国家工程实验室。
粮食主产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应加强
加强粮食主产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问题,安徽代表团向大会提出议案,在建立健全农业面源污染和耕地质量监测网络这两方面上,同时对农业面源污染和耕地质量状况,采用实时、动态、长效、有效监管制度。
议案建议,优化粮食主产区配套支持政策。优化顶层政策设计,强化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,是通过加大上级财政对安徽等粮食主产区转移支付的力度,来对粮食主产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保障作用。中央财政对安徽等粮食主产区蔬菜标准园、观光农业园、特色农业园等高效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强,促进了主产区农业结构的调整,农业提高了效益。加快肥料管理和耕地质量保护立法进程,规范肥料的生产、经营和使用。明确耕地质量保护的责任和措施,在耕地质量保护上加大了资金投入。农药包装物、农地膜回收机制的建成,在生物农药、有机肥料、生物肥料生产、使用和农作物秸秆还田方面实行补贴制度。
新闻资讯
NEWS发表时间:2017-03-16
“民以食为天,食以田为先。”农田污染防治问题始终是关乎着国民计生的大事,在全国两会上也成为各界代表聚焦的热题之一。有代表建议到,推进化肥减施可以从农业发展的模式上来寻求突破,还要加大力推广有机水溶肥的力度。另外,还有代表建议到,在建立健全农业源污染和耕地质量监测网络这两方面上,与此同时实行实时、动态、长效、有效监管制度。
代表们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土壤及农业污染的防治上面,围绕着推进化肥减施和农田土壤污染防治同步实行,粮食主产区农业源污染防治加强等问题,代表们纷纷建言献策。
破解农业污染难题——种养结合
全国人大代表、上海市环保局局长张全提出建议,在农业发展模式、技术方法和政策配套这3个方面上,加大力度推广种养结合和使用有机水溶肥,与此同时推进化肥减施与农田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实行。
推进化肥减施要从农业发展模式上寻求突破,是张全提出的建议。依据各地的特点,来合理配置种养的结构,加大力度推广畜禽粪便集中处理和有机肥生产的举措,这种多形式发展、种养相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,将会为社会上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农产品,在促进农业降本增效和农民增收,与此同时,更是进一步改良了土壤的质量,农田土壤污染防治更是从源头上得到了加强。
张全提出要大力推广有机水溶肥。农业等相关部门要把有机水溶肥推广纳入到高标准良田建设、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建设规划、化肥零增长行动和相关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具体方案实施中,以此来推动加快有机水溶肥的使用。同时,在化肥零增长行动上,更要对有机水溶肥技术在财政资金政策方面采取一定的支持。一是加强推广有机水溶肥等绿色技术和相关新材料、新产品的力度,成立专项资金补贴或将其列入政府采购的清单中;二是推进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,对有条件的单位或企业,支持成立有机水溶肥国家工程实验室。
粮食主产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应加强
加强粮食主产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问题,安徽代表团向大会提出议案,在建立健全农业面源污染和耕地质量监测网络这两方面上,同时对农业面源污染和耕地质量状况,采用实时、动态、长效、有效监管制度。
议案建议,优化粮食主产区配套支持政策。优化顶层政策设计,强化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,是通过加大上级财政对安徽等粮食主产区转移支付的力度,来对粮食主产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保障作用。中央财政对安徽等粮食主产区蔬菜标准园、观光农业园、特色农业园等高效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强,促进了主产区农业结构的调整,农业提高了效益。加快肥料管理和耕地质量保护立法进程,规范肥料的生产、经营和使用。明确耕地质量保护的责任和措施,在耕地质量保护上加大了资金投入。农药包装物、农地膜回收机制的建成,在生物农药、有机肥料、生物肥料生产、使用和农作物秸秆还田方面实行补贴制度。